治安学院负责治安学专业,以及治安学(面向民航公安机关就业)和治安学(面向长江航运公安机关就业)两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工作,始终秉持着特色发展、对标实战、服务公安的发展理念。治安学院下设治安基础、安全保卫、秩序管理、案件查处4个教研室及1个实验实训中心、2个学生管理大队、1个办公室。
治安学学科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公安学的二级学科。治安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生态环境领域公安执法为主要特色,在公安法治的理论研究和执法实践方面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与科研体系,拥有“公安学概论教学团队”(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治安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研究”(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等优质资源。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治安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育警铸魂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循“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的新时代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治安警务人才。多年来,培养了3000多名治安学专业人才,为全国公安机关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治安学院注重优化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优质实战资源,发挥学院区位优势,深化落实“警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实战教官进课程组、进课堂、进项目等“三进”活动,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保障。
治安学院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1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1个,教育部新文科项目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公安部首批外警培训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近几年连续三年获得校教学能力大赛最佳组织奖,省教学能力创新大赛、青教赛等赛事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江苏省微课大赛二、三等奖15人次。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治安学院科研方面强化“生态+警务”特色。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自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公安部项目4项,江苏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做到全覆盖。拥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创新团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生态环境法治)秘书处、公安部政治部批准的食品药品犯罪研究中心的森林草原资源犯罪和污染环境犯罪侦查等2个研究室设在学院。
治安学院积极服务公安实战一线,为公安系统提供精准服务达4000人次,开发“食药环侦民警在线学习训练平台”服务食药环侦全警大练兵,参与《食药环侦大练兵手册》《食药环侦领域执法指引》编写,参与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食药侦装备展,积极对接公安部七局污染环境、森林草原资源等业务领域,累计为公安部七局提供司法解释、政策咨询等40余件,得到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的高度肯定。
公安部七局感谢信
治安学院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博士(含在读博士)18人、硕士21人。2人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公安部直属机关优秀青年; 3人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2人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获得江苏省“333”第三层次培养对象,6人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5人具有国外访学经历,8人次担任校外研究生导师,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治安学院锚定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创新创业竞赛类的品牌效应,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地。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不断实现突破,2019年以来共获得省级“互联网+”大赛最佳组织奖、最佳人气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积极开展红色筑梦之旅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全国志愿服务项目铜奖、江苏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受到国家八一勋章获得者印春荣的高度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智警学堂”项目获奖及活动情况
“义警行动——绿水青山中的橄榄绿”项目获奖及活动情况
“智汇禁毒——中国禁毒公益模式创新者”项目获奖及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