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前身是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警犬工作教研室南京警犬训练队,始建于1958年。1981年成立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系警犬技术科研领域国家级研究所。2022年6月并入新组建的南京警察学院。主要工作职能有:负责指导山东、江苏、安徽、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的警犬技术工作;为全国警犬技术教学培训、现场使用和案件侦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科技创新、产品装备研发生产,为全国警犬技术发展提供科研技术支撑和服务;参与完成警犬实战重大任务、重特大案件侦破、重大活动安全检查和受理气味物证鉴定等任务;承担警犬技术教育训练任务;承担警犬繁育任务;承担全国警犬技术信息管理与国际交流任务;负责全国警犬疾病防治指导工作;负责全国警犬技术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提供种犬和受训犬。
警犬研究所位于南京软件谷开发区,占地面积231.58亩。建所66年来,在公安部的重视关心下,警犬研究所充分发挥全国警犬工作的龙头作用,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警犬技术研究机构的发展目标,瞄准国际前瞻、站在国家平台、服务公安实战,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拥有国家犬种质资源平台、警犬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警犬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设有遗传育种、训练实战、健康保障、气味基础等一批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科研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分布于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临床兽医、动物养殖、动物营养等领域。创办南京金盾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警犬研究所科技开发中心等产学研基地。是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公安部警犬技术信息中心、公安部犬病研究中心、《中国工作犬业》杂志社依托单位。现有在职教职工81人,其中科技人员68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24人,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1人,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人,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1人,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青年人才13人。
建所以来,警犬研究所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135项,其中国家级4项,公安部113项;各类科技奖励23项,其中省部级奖励20项;制定各类部颁标准2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研究所与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科研机构、大学有技术交往,在警犬技术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建所以来,警犬研究所面向国际、国内和地区培训警犬技术专门人才8000余人,其中10余人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先后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G20杭州峰会、厦门金砖会晤、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一带一路”北京峰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建党100周年北京安保等国内大型活动安保任务,为警犬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警犬技术领域国家队”。
建所以来,警犬研究所荣立公安部集体二等功1次,所内3个部门分别荣立公安部集体三等功和集体嘉奖,有496人次荣立公安部记功嘉奖,其中个人一等功1人次,二等功9人次、三等功55人次、嘉奖431人次。部级先进个人6人次,全国行业先进个人2人次。
公安心向党、护航新征程,警犬研究所将在公安部党委南京警察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充分发挥“科教融合”“战教合作”办学优势,坚持人才强警、科技兴警,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神圣使命,努力建设成为警犬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研发的高地、实战训练的阵地,努力开创警犬工作新局面,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截止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