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前身是1949年5月新生的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1年。1953年8月更名为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1994年9月,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200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开始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2018年12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划转公安部领导管理;2023年2月,更名为南京警察学院。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警务硕士授权点。学院设有仙林、花园路、安德门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346亩,建筑面积25万㎡,教职工530人,全日制本科生6514人。
在公安部党委坚强领导下,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公安姓党”根本政治属性,紧紧围绕服务服从公安中心工作建设一流公安院校的战略目标,推动学院融入公安工作现代化、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实战需求导向,加快推动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院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1.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388人,正高级职称41人,副高级职称169人;具有博士学位126人,硕士学位216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4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8人,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1人,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青年人才13人,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5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2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6人。
2.专业建设
设有公安本科专业1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2.0专业1个,针对专业警种、新型警务、专门警务开设校内微专业11个。学院找准“两个面向”的立足点,面向全警做品牌,围绕生物生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网络空间安全、警务指挥与战术、警犬技术等领域做强专业;面向行业做特需,围绕海关缉私、民航空警、长江航运等警种特殊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有效推动传统专业凝练新特色、拓展新领域,特色专业保持优势、持续创新。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项,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省(部)级一流课程20门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门、产教融合重点基地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
3.科学研究
持续推进“2+1”学科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公安学、公安技术和学院重点学科网络空间安全的建设。现有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中心、食品药品犯罪研究中心、警犬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公安生态环境检验鉴定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平台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研究”等5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737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7项、省部级项目189项;出版学术著作44部,授权专利245件。近两年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危害资源安全犯罪侦查技术研究”“涉濒危动物犯罪物证检验与溯源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本土犬种警用性能筛选关键技术研究”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经费总额达5240万元。
4.服务实战
持续深化与公安部业务局“结对子”共建机制;强化与江苏省公安厅及其总队等完善“同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等合作布局;深化与云南省、贵州省等公安机关的深度合作;形成“一专业一支队”“一院部一分局”的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师生参与实战、融入实战、服务实战,年均开展司法鉴定3000余项,着力打造高质量培训工作体系,年均培训在职民警5000余人次。搭建“智警学堂:食药环侦在线学习平台”等服务实战平台,开展环食药侦民警培训2300余人次。出版“环食药领域犯罪办案指南”,为基层一线执法提供全面指引。
积极服务重大专项,参与完成筹备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汇报等重大专项任务6项,为依法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犯罪专项行动、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行动、非法采挖黑土地、生物安全等新型犯罪打防对策研究提供了直接有力的保障。学院师生先后圆满完成了国庆七十周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多个国家重大活动安保任务,并连续十年参与保障国家公祭仪式。
近年来,毕业生中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691人次,荣立一、二、三等功495人次,涌现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刘传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王晓芳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学院《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警一以贯之培养“四个忠于”的新时代公安人才》刊发于《江苏教育工作简报》,上报教育部、江苏省委省政府。
学院将贯彻落实好王小洪部长和部党委关于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特色鲜明、贴近实战、优势突出、走在前列的一流公安院校”建设目标,把学院历史传承积淀优势与现代警务需要紧密结合,坚持“四个二”特色发展思路,用好区位和学科传承发展优势,立足面向全警做品牌、面向“行业”做特需发展方位,通过深度融入高等教育和警务实战发展路径,在履行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基础上,重点服务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公安优秀人才培养高地、警务科技创新高地和服务实战支撑高地。
(注:数据截止到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