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敏感贸易物种监测评估会议在我校召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01浏览次数:158

    11月24-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办公室联合主办,我校承办的“2014-2015年度大宗敏感贸易物种监测评估项目总结会”在仙林宾馆举行。我校党委书记王邱文、国家濒科委常务副主任蒋志刚、国家濒管办副主任王维胜、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资环处副处长姜波、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动管处李林海博士出席会议。来自国家濒科委、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国家濒管办有关处室和国家濒管办各办事处,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江苏省林业厅野保站、江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沈阳师范大学、我校,以及中国中药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实验灵长类养殖开发协会等相关单位近50名代表参加会议。

    王邱文书记首先代表我校致欢迎辞,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了解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将鉴定中心的工作做好做实,更好地为国家履约和执法提供服务。国家濒科委蒋志刚副主任简要介绍了公约附录物种大宗贸易回顾的背景和工作方法。王维胜副主任首先肯定了大宗贸易敏感物种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国际背景,强调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下,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评估结论科学公正,为一线谈判和履约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提出要把国内外重点关注的敏感物种列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会议上,国家濒科委办公室介绍了中国鳄蜥、蝠鲼可和穿山甲项目完成情况。沈阳师范大学介绍了有尾类项目工作进展。国家濒管办北京、广州、上海、福州、成都、长春、武汉、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西安、贵阳、合肥和乌鲁木齐办事处分别汇报了有关红木、肉苁蓉、美丽硬仆骨舌鱼、实验用猴、北极熊、鲟鳇鱼、麝、龟、蛇、松茸、莽山烙铁头和黄鼬等大宗贸易和敏感物种监测项目的年度进展。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介绍了鲨鱼,中国灵长类实验动物协会介绍了实验用猴,江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介绍了黄鼬,中国中药协会介绍了赛加羚羊、石斛和穿山甲等物种项目的工作进展。我校介绍了跨国濒危动植物非法贸易相关研究情况。北京缘石兄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介绍了网络平台建设和维护情况。项目报告引发了参会代表的热烈讨论。

    在自由讨论中,国家濒管办有关办事处,以及国家濒科委办公室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肯定了大宗贸易和敏感物种监测的重要性,并对监测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会人员表示,希望今后的工作能更多地得到各级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借助科研机构或行业协会的力量,结成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机制。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准确和科学的前提下,转变方法,开拓创新,坚持有利于濒危物种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有利于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开展对重点物种的科学监测。同时,会根据未来总报告的需求,统一分配任务、汇总数据,整理结构,形成更加全面完整的报告,作为科学决策和履约谈判提供依据。

    会议结束后,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国家濒管办和国家濒科委的部分代表参观了我校刑事科学技术系及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与系和中心的教职工就野生动植物犯罪法医学鉴定技术、规章和交流机制开展了座谈。


  

(文:曾岩、赵小康 图:曾岩、平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