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安保护航的森警大军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没有站在路口挥舞白手套指挥交通,也没有在马路上吹响清脆的口哨引导行人,但是,在岗点、在营地、在中队、在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一声声“咔嚓”讲述安保故事,用一张张照片留住难忘瞬间,用一段段视频记录着美好青春。他们,就是镜头后的人。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镜头背后的故事。
王毅:我用照片致敬生活
“摄影可以反映事物的本来状态,我在用照片致敬生活。”这是王毅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咔嚓”,这是王毅老师最喜欢的声音。作为我校“双千计划”教官之一,王毅老师在繁忙的公务中抽身来杭,用手中的单反相机和长焦镜头为我校安保学子留下了一张张宝贵的照片和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换下警服的他,多了几分亲切和慈爱。在短暂的接触中,我看到了一位儒雅、认真的长者,感受到了一名“摄影家”对生活的敬仰,对摄影的执着。
六月的杭州虽然还没有达到最高温,但在大雨来临前也已经闷热得让人窒息。6月19日的午后,闷热的天气让大家选择躲在空调房里避暑,但王老师却早已顶着烈日在道路上四处行走,他只是不想错过每一个同学的工作精彩瞬间。汗珠从他的鼻尖滴落,上衣也不知何时被浸湿,他已经在烈日的炙烤下站立数小时,只为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当我们来到环城西路与北山街路的交叉路口时,大雨倾盆而至。所有人都在慌张地四处躲雨,王老师脸上却透露出了兴奋的神情,他毫不犹豫地冲上了正在修剪树枝的高架车。没有犹豫、没有退缩,有的只是对于艺术的热爱,对于完美的追求。又是数个小时的拍摄,长时间的站立和天气的突然变化已经让我们体力不支,但王老师却没有任何怨言。“老师,我们先去避一下雨吧!”“没事!不用!难得的场景我要多拍几张!”。他一脸幸福和满足的神情好似一个历经千辛万苦得到糖果的小孩子,结局的完美,足以安慰过程中的艰辛。时隔多日,脑海中还是会常常想起那日的画面,一位长者在大雨倾盆时,不顾雨水的挑衅,端着手中的相机行走在雨夜的马路上,溅起点点水花,汗水未干,雨水又一次将他的衣服打湿,脸上滑过的水珠也已经分不出是汗水还是雨水。当他手捧着单反,脸上表现出认真神情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每一次“咔嚓”、每一张照片,不仅仅是记录了美好的瞬间,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位长者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摄影的执着。这不是一份任务,而是一份发自心底的热爱和坚持。
时楠:我用视频记录青春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她,一身黑色衣服、一双黑色马丁靴还有肩上还扛着的一个黑色摄影机,让她从骨子里透露出一股酷劲儿。后来,我便会经常在学校的各大活动现场看到这个“酷酷”的身影,当然还有她的好朋友,那台也很酷的摄像机。那时我才知道,学校里很多大型活动VCR、纪录片、宣传片都是由她拍摄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这次在杭州,同她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且十分受益的时光,在这些光与影交织的岁月里,我了解了她,了解了她手中的摄像机,更了解了一位追求完美的“记录者”。
6月23日,下沙区的下沙德胜东路文海路口,我校有四名特警学员在此路口站岗执勤。下午三点钟,一天中的气温达到了峰值,而这个车流量十分大的“五岔路口”也早早开始了高峰期。尘土飞扬,热浪滚滚,在室外站五分钟便会汗流浃背,时楠老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着拍摄。沉重的摄影设备,在五岔路口内数次搬动,汗水已经无数次将她的衣服浸湿;灰尘迷茫在空气中,能见度极低,老师的每一次走动、拍摄都伴有高度的危险,但是她仍在反复调试设备、寻找角度,一次次进行拍摄。数小时的拍摄,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摄像工作的艰辛,更让我被时楠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所折服。
烈日下,暴雨中,她没有退缩;交通岗点上、夜间整治现场,她仍在坚守。“能与大家一起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长。”她笑着回答道,犹如陪伴在身边的邻家大姐姐那样温暖。在采访同学们的过程中,她更像是一个“倾听者”,听到同学们委屈、无助,她会心疼难过,看到同学们日益完美、日渐坚强,她也会欣慰自豪。一路走来,在与各种人的接触和采访中,她感受到了每一个心灵细腻、柔软的一面,也通过同学们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我问哭过几个学生,不是因为问题太刁钻,而是大家在回答的过程中真正用心了,是有感而发。这才是最好的采访,最真实的青春。”
“在采访时我特别喜欢问大家‘最想念妈妈做的哪道菜?’‘安保结束后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等之类的问题,我想要从细节发现生活中的感动之处,摄像能把同学们的每一个深情、每一句语气都保存下来。所以,视频记录的是一段青春。”她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同时也书写了她独一无二的青春故事。
作为一个拍摄者,影响一张照片、一段视频的因素有很多,灯光、布局、天气……但更多是拍摄那一瞬间的情绪。这是一种现实与虚幻之间的错觉,可以把照片背后一切未被诉说出的故事都吐露出来。而这些镜头背后的人们,也在不同的岗位和大家一同奋斗着、坚守着、拼搏着……
镜头后的你们,辛苦了!
治安1301 薛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