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仲春时节,江南草长。4月11日下午,我校木林画社、书法协会和手工艺协会的同学赴金陵折扇工艺研究所参观。
走进研究所,循着木香拾级而上,在研究所所长
在工作间,可能是阳光的温暖加上名木的飘香,一股天然的木香扑面而来。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工匠师傅们基本都已经年过花甲,最年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倪所长给同学们介绍到,金陵折扇这门技艺最注重一个经验的积累,如此整个制作过程方能得心应手。制扇分为扇骨制作和制面工艺,其中的每一项工艺都极为细致,不得有半点差错。
通过参观,同学们对金陵折扇这个富有南京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都由衷地赞叹这近在眼前的“尤物”,不论其外表或是内涵,都超凡脱俗。同时,大家也对这门传统技艺能在这些“匠人”师傅的坚守下传承下来感到由衷地钦佩。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自己所在社团的专业与金陵折扇工艺相结合,创新作品创作方式,强化社团与地方传统文化的融合。
据悉,历史上金陵折扇的制作,主要分布在南京通济门外扇骨营以及栖霞石埠桥一带,旧时,金陵折扇一方面作为实用物,一方面作为工艺收藏品,需求量很大,生产区域范围也很大。其作品散见于博物院、博物馆及一些民间藏家手中。金陵折扇在经过百年的流传之后,生产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品种也更加繁多。2008年,南京金陵折扇制作工艺被列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康撰稿,胡春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