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图,寻找天堂”——图书馆“半月谈”系列活动纪实

发布者:刘佩佩发布时间:2018-04-13浏览次数:1047

阿根廷作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411日下午,图书馆“半月谈”系列活动之二——“走进南图,寻找天堂”组织40名学生赴南京图书馆参观学习。

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是继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其前身为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两江总督端方在惜阴书院校址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江南图书馆。作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江苏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中心,南京图书馆总体馆藏已形成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资源保管和服务体系。截止2015年底,馆总藏量1092万册,其中古籍160万册,包括善本14万册,民国文献70万册。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分别参观了少儿馆,国学馆,惠风书堂,江苏作家作品馆,六朝遗迹展示区,古籍修复中心等特色馆室,详细了解了亲子阅读、“你选书,我买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古籍脱酸的工艺流程以及南图收藏的古籍善本、孤本等情况。参观中,集借阅、购书、休闲于一体的“惠风书堂”,让同学们体验了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实施“图书馆+”战略,提供“图书馆+书店”、“图书馆+文创”、“图书馆+休闲”等现代化个性化特色服务;在江苏作家作品馆,同学们被阅览室里专心看书的老人们深深感动;在国学堂,“国宝书籍”——全套文津阁版四库全书原样影印本让同学们走进经典,深深惊叹于这一文化巨典,充分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魅力。

结合我校图书馆实际,此次活动中还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寻找天堂的模样”南图摄影活动,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南京图书馆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发现“图书馆之美”,用图片和文字表达学生需求,为我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以及日后馆舍改造提供借鉴,从而进一步拓展视野和完善工作,为我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文化、信息服务。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此次图书馆“半月谈”系列活动之“走进南图,寻找天堂”,旨在通过文化的力量引导课堂之外的教学,彰显文化的感染力,培养学生既具有牢固的民族文化素养的同时又有全球化的开放的文化视野,这是我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个性化的创新模式,是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高地的重要呈现,更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构建图情初心,助君终身益行、益智、益情。(文/晁明娣,图/周科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