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5月2日下午,党委书记王邱文主持召开我校青年教师红色培养工程座谈会。组织处处长侯为群,宣教处处长李磊,我校35岁以下青年教职工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邀请我校薛晓明教授、何诚副教授分别就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青年教师科研申报技巧做专题报告。薛晓明教授简要回顾了自己求学与工作经历,并对学校一路走来的支持与培养表示感谢,她用自己的经历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把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实现二者完美统一。何诚副教授结合自身申报科研项目亲身经历,重点从国家自科、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业务实践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技巧,他建议青年教师主动实践,大胆尝试,不断成长。
王邱文向全体青年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就青年工作作出专门阐述。去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如何更好地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培养出一流人才,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关键在人才,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他们的思想状况、奋斗意识、工作能力、个人成长关乎学校的当下和未来。
王邱文书记以一个在学校工作生活16年老同志的身份,对青年教师提出殷切希望:一是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师大时指出,唐代韩愈名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来阐释“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尤其作为“政治建警”的公安院校来说,做到理想信念坚定,精神上“不缺钙”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是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星空寥廓而深邃,让人仰望和敬畏,道德庄严而圣洁,让人一生坚守。互联网发展信息和知识获取成本几乎为零,对老师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要给学生一碗水,可能自己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而是需要一潭活水。要坚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思维方式。
三是要志存高远,树立人生大格局。在科研教学岗位上的同志,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成为该领域的大家,在管理岗位上的同志,要立足岗位,学会付出,树立服务学校发展的大格局,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间自有公道,付出必有回报”在一点一滴的付出和一砖一瓦的积累中,筑起人生的大厦。
四是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学习中最不缺的条件就是智商,唯有像滴水一样的坚持,才能干出穿石的惊世成果。中国文化中从来都不缺对持之以恒的赞美,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精卫填海、磨杵成针、绳锯木断、日进有功已经深入人们的精神, 作为年轻人更应该发扬光大这一精神,干出一番事业。
王邱文强调,青年教师会面对诸多“成长的烦恼”,好老师就是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在学校的发展改革锻炼成长起来。一定要抵制得住诱惑,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抓紧机遇,努力拼搏,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爱和敬佩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