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我校在大报告厅举办“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首都公安青年宣讲团走进公安院校暨红墙卫士宣讲团走进南森”宣讲活动。党委委员、副校长吉小林,北京市西城分局党委副书记、政治处主任张小川,北京市公安局及各分局的部分领导、民警和我校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以及大队部分学管老师出席活动。
【北京市西城分局党委副书记、政治处主任张小川致辞】
此次宣讲会的六位主讲人是首都公安青年榜样的代表,他们分别是西城分局天桥派出所社区民警代汶六、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警犬大队警犬训导员刘潇潇、海淀分局中关村派出所社区民警闫新卓、西城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中队长胡辛、通州分局社区民警纪达和西单大街派出所反扒民警渠立萌。
【代汶六:社区是我家】
社区民警代汶六说,他是一名年轻的“老社区民警”。从警五年来,先后担任过先农坛、香厂路的社区民警,他用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真情,用夜以继日的耕耘换来了百姓的安宁。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他为保卫西城平安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因为群众就是他的家人。
【刘潇潇:一生有你】
警犬训导员刘潇潇说,警犬的训练不像想象中那么神奇,都是通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反复训练才形成的条件反射。警犬要具备上岗执勤的能力,至少要经过半年的训练,想要达到“人犬合一”的最高境界,大概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警犬的一生只有它的主人。作为训导员,他们将竭尽所能为警犬们争取更多的健康保障,与警犬们一起奋战在一线,维护政治稳定和百姓安全。
【闫昕卓:灼灼初心暖家园】
社区民警闫昕卓说,风声雨声群众声,声声入耳;急事难事闲碎事,事事关心。五年的社区工作经历给他最深的感受是,老百姓不仅需要打击犯罪的铁警,也非常需要懂民情、知民心的暖警。社区工作的路是平凡的,也是艰巨的,但只要用心去走,这条路就可以走得宽广而伟大,因为它可以一步步走到人民群众的心坎儿里!
【手语操:因为我是警察】
治安学1807区队晏敖杰等8名手语社的同学们带来了手语操表演《因为我是警察》。警察是一个有温度的词语,它是职业,也是责任,是奉献,也是荣耀。无论前路是荆棘重生还是坎坷遍地,南森学子都会秉持首都公安的宝贵精神,不忘初心,终身奋斗。因为,我们是预备役警官!
【胡辛:我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外事民警胡辛说,为了让守法外国人安全安心,让违法外国人寸步难行,非外语专业出身的他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英语、日语等,看外国的书籍、电视节目等,几年下来积累了各类警务英语已经超过一百万字。警务英语就像手中的警棍警拷,2015年以来他同刑侦、禁毒以及各派出所共处置涉外案事件582起,查获三非违法外国人302人。
【纪达:我的社区我的家】
社区民警纪达说,以前一进胡同就犯怵,现在总喜欢蹬着自行车在胡同里转两圈,和群众们聊聊天。工作的八年里,他和大家一起把一到下雨天满是积水的土路变成了摆满花的柏油路,一起搭建了文化墙,一起组织了很多活动,就像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以后他会更加努力,更好地为他的“家人们”服务,一起把这个大家庭建设得越来越好!
【渠立萌:我是警察】
反扒女警渠立萌说,反扒是一个又刺激又枯燥、又危险又荣耀的工作。她与同事拍摄的反扒MV,在微博播放量近100万;她在一起持械伤人案件中不惧危险,逆行而上,成功控制嫌疑人,被称为“最美逆行女警”。她认为,警察就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分布在身体的各个角落,哪怕群众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警察依然会尽己所能,守护大家安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宣讲警察故事的6位主讲人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在各警种、各岗位忠实践行“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的全体公安民警!他们的事迹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的实际体现,他们用行动谱写了新时代警民共建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壮丽篇章!我们南森学子一定会秉持他们的优秀公安品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台郗茜、周娜撰稿,颜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