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加强警犬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警犬技术创新研发,9月9日,学院召开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中国本土犬种警用性能筛选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处长孙新章,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处长马旭辉、刑事侦查局一级调研员薄世杰,贵州省公安厅副厅长王治军,项目责任专家、专家组组长武警特种警察学院邢春洪教授以及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部属警犬基地、江苏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江苏苏瑞华会计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员出席会议。项目参与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湘湖实验室的代表,贵州、海南、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公安机关示范应用和训练实战单位的代表,以及项目组研究骨干等50余人参加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林平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会议由党委委员、副院长郑怀兵主持。
林平在致辞中对参会领导、专家表示欢迎,感谢科技部门和公安部科信局、刑侦局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他表示,南京警察学院认真贯彻公安部党委决策部署,落实王小洪部长重要批示精神,强力推进中国本土犬种警用研发。警犬研究所发挥专业底蕴深厚、科研服务实战能力强等优势,为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学院将严格落实部领导关于项目实施的最新批示要求,举全校之力全力保障项目的推进实施,协同参与单位推进研究,产出成果,尽早转化应用,为公安实战提供支撑服务。
会上,孙新章强调,项目是“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项目组紧盯核心科学问题、落实考核指标,专家严格把关实施方案,突出成果应用导向,强化法人责任,保障项目稳步推进。薄世杰从“实、用、新”三方面提出要求,研究需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技术路线正确;成果要形成可借鉴样板,反馈实战推动本土警犬繁育应用;需结合现代基因技术与传统手段,借鉴先进经验实现科研创新。
马旭辉介绍了项目背景,传达了部领导关于项目实施的最新批示精神,要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取得实效。同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项目作为国家任务的重要性,强化使命担当;二是突出实战导向,注重技术转化应用;三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环境;四是建立以项目牵头单位为主导,部属高校、警犬基地协同参与合作机制,凝聚开发应用合力,全力建设中国本土警犬品牌。
在听取项目组详细实施方案汇报后,专家组分环节质询讨论,认为方案格式规范、内容详实、技术路线科学可行,同时提出优化建议,一致同意方案通过论证。
会后,与会领导和专家、示范应用单位以及实战单位代表会同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展了警犬技术科技创新座谈,听取研究所党政负责人科研业务情况介绍并参观了警犬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和核心种犬区,观看了本土下司犬和太仓犬在追踪、搜爆、血迹搜索与服从等方面的演练,开展了项目质量和财务管理培训。
此次项目启动与论证,是贯彻落实科技兴警战略的重要举措。学院将以该项目为契机,聚焦警犬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加快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提升我国警犬技术实战能力、护航平安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供稿:贺星亮、高一龙,摄影:周肖鹏)